尊敬的王艳红代表:
您好,您提出的《关于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建议》已收悉。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,经研究,现答复如下:
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(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)至关重要,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,还影响到社会的未来。长期以来,我市始终将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,坚持把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体系的全过程与各环节,通过课程渗透、实践活动、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,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。
一是守好学校主阵地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遵循循序渐进、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-9年级开设《道德与法治》课程,普通高中阶段开设《思想政治》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,中等职业学校开设《思想政治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,大学阶段开设好“思想政治理论课”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,确保学生至少从“四史”中选修一门,做到育人主题一以贯之、教育内容纵向衔接。二是延展社会大课堂。坚持“开门办思政课”,打造了红色革命基地、绿色生态基地、蓝色科技创新基地共50个,基本形成了“党建红+生态绿+科技蓝”的融合育人体系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,党建红、生态绿、科技蓝三个片区积极探索,举办了优秀课程展示、联盟成立会、工作碰头会等活动,开展了大中小幼“同上一堂大思政课”、共同观看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影片《我要当老师》、走进娘子关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等活动,做好铸魂育人大文章。三是示范引领,校长、书记带头上思政课。各学校书记、校长走进思政课堂,通过开学第一课、课堂教学等形式,进行专题授课。如,矿区洪城河小学打造了“燕姐讲红色故事”思政课品牌,每周日下午四点,校长赵燕珍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为全校2700余名学生开讲,截至目前共为学生讲课60余次,故事内容涉及英雄人物百余人,引导学生从小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这一特色品牌于5月28日被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栏目报道,受到主流媒体认可。四是夯实基础,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。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培养力度,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,举办全市中小学班主任(德育工作者)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,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在71名教师中遴选推荐8名教师参加省级比赛,真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,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,确保讲台始终掌握在政治强、业务硬、品德高的教师队伍手中。在省级比赛中,我市两名老师入选“2024年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”二等奖,一名教师入选“2024年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”三等奖,引领带动全市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(德育工作者)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。通过教师言传身教,耐心引导,帮助他们纠正错误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。我局将以您的建议为契机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提升育人实效,努力为学生扣好人生“第一粒扣子”,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思想根基。
最后,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,希望今后能继续建言献策,助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。